软件学院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及就业市场开拓工作方案

发布者:蓝杨平发布时间:2017-03-23浏览次数:855

软件学院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及就业市场开拓工作方案
     就业市场拓展和毕业生回访工作是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扩大学校、学院社会影响、调查社会用人需求、收集就业岗位信息、推荐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已有就业市场,拓展培育潜在就业市场,推进学员就业工作进一步发展,本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及就业市场开拓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就业市场拓展和毕业生回访工作以学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学校、学院就业工作开展为依托,以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为重点,遴选熟悉工作、富有责任的就业市场拓展团队成员,设定目标责任,注重以下工作实效:
      1.拓展新兴就业市场,拓宽学生就业领域。针对江西省经济发展新特点、新形势,结合软件学院开设的相关专业,整合深挖市场、拓展资源潜力,发挥新兴市场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同时关注新增专业就业市场的开辟。
      2.巩固原有就业市场,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加深与原有就业市场的合作,巩固合作关系,创新合作形式,丰富校企合作内涵。做好就业市场的跟踪调研,积极反馈人才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同时开展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为就业工作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撑。
   3.宣传办学特色成就,营造良好就业环境。着力宣传我校办学特色和成绩,彰显人才培养优势和特点,扩大办学社会美誉度,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发布招聘会邀请,助推招聘会举办。积极推介我校2017届毕业生大型洽谈会、邀请各对口企业来学院进行人才专场招聘会,邀请地方主管部门、人才市场、工业园区、知名企业等参加,夯实毕业生就业工作基础。
      5.探索合作新形式,培育工作新亮点。介绍我院教育教学、就业创业、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新情况,接洽、商谈意向合作单位,探索校企合作新形式,培育就业工作亮点,打造就业市场品牌,护航学生顺利就业。
二、主要任务
   1.向就业市场主管部门、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等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毕业生资源等信息。
  2.与拓展地相关机构座谈,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熟悉当地产业结构及人才需求,知晓大学生就业政策、待遇及发展前景。
  3.通过人才机构、毕业校友、合作单位等渠道,了解当地需求量大、知名度高、待遇和发展前景良好而未到过学校遴选人才的单位信息,进行重点拓展,建立新的就业市场。
  4.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其发展情况、人才需求、人才招募的方式、时间、渠道和要求,搜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5.调研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工作情况,请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综合素质并填写《江西师范大学就业工作调查问卷(用人单位部分)》,请毕业生填写《江西师范大学就业工作调查问卷(毕业生部分)》.
  6.与用人单位洽谈合作意向,就建立就业实习基地等内容商谈,积极聘请单位相关人员为我校学生就业导师。
  7.推介学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邀请企业参会招聘毕业生,确保招聘会企业数量,提升招聘会企业质量。
    8.逐步建立相应的合作单位,鼓励建立与学院对应的就业实习基地群。
三、工作安排
为了确保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及就业市场开拓工作的正常开展,学院经会议决定以下具体工作内容。
(一)成立院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汪浩、张汉龙
副组长:黄志刚、叶小兰
成员:2017届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及相关教师。
(二)调查内容
   1.《江西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问卷》;
   2.《江西师范大虚额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问卷(用人单位)》;
   3.各企业、高新科技园用人需求;
   4.已合作的实习基地、就业基地等,用人现状。
(三)调查方式
  1. 抽样方法。本次毕业生问卷调查,为了保证样本数量的充足和有效,对于应届毕业生尽量采取普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2. 问卷调查。根据情况,可采用纸质和网络调查两种方式。纸质调查表调查(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两种表格):外访人员根据所调查的对象要求发放相关问卷,回收集中后交学院领导小组;网络调查:通过QQ、邮箱等工具,进行电子问卷发放,并回收。
  3. 实地调研。根据工作需要,走访吸纳我校大量毕业生的就业基地,面对面了解基地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关心创业校友,与创业典型见面,了解创业状况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建议。
(四)跟踪调查及市场开拓具体实施

   1、由就业小组领头,开展毕业生调查及市场开拓工作,预计调访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长沙、武汉等地,希望建立优质就业基地2家,调访毕业生200人次,毕业生就业单位30余家,各企业、高新产业园、行业协会等20余家。具体工作拟分配如下:

 

经费开支
     学院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及就业市场开拓工作经费主要用于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取得联系、调查表的收发等项开支。根据各外访人员实际情况予以报销,费用从学院学生就业工作经费中开支。
 
五、时间安排
        2017年3月1日——2017年11月20日。
六、工作要求
     就业市场拓展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开展,学院要高度重视,调动学院有效资源,在梳理学院就业市场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院就业需求,科学规划拓展区域,遴选工作认真、能力突出的人员参与。参加就业市场拓展工作成员需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开展工作,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严肃工作纪律,宣介学校形象,确保拓展实效。
 

                                                                                                                                                 软件学院

                                                                                                                                              2017年3月1日

 

 

 

 

 

 

附件一:江西师范大学就业工作调查问卷(毕业生
 

   
本问卷主要调查毕业生工作情况、就业能力及对学校就业等指导服务工作的评价,以便学校更好的了解掌握就业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和改善。请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填写此问卷,深表谢意
 
 
 1. 毕业生基本信息
    姓名:_________(可不填)  性别: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        学历:______        
 
 2.毕业生单位所在地区:_________________
 
 3.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
  ○ 机关    ○ 国有企业   ○ 其他企业   ○ 中初等教育单位   ○ 高等教育单位   ○ 科研事业单位
  ○ 医疗卫生单位          ○ 其他事业单位
 
 4.工作单位所支付的薪资(元/月)
   ○ 2000—3000元   ○ 3000—4000元   ○ 4000—5000元   ○ 5000元以上
 
 5.目前的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  ○ 对口     ○ 不对口
 
 6.工作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的原因 [多选题]
   □ 工作不符合兴趣      □ 工作岗位要求较高    □ 工作环境不好      □ 工作薪酬较低      □ 其他原因
 
 7.毕业生工作单位满意度,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15表示非常不满意——满意
 
 
 
 8.毕业生对目前工作岗位不满意的原因 [多选题]
   □ 薪酬偏低/福利较差       □ 单位发展空间小/前景不乐观      □ 和原定目标不一致
   □ 工作要求高/工作压力大   □ 工作不稳定     □ 工作环境差   □ 其他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9.从最初就业到现在您是否更换过工作单位?       □ 没有         □ 有(几次) _________________
 10.更换工作单位的主要原因 [多选题]
    □ 争取更多的晋升机会          □ 为了满足自己兴趣爱好        □ 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 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福利    □ 原单位的人际关系难处        □ 对原单位的工作难以适应
    □ 工作单位地理上的方便程度    □ 因为个人和家庭方面的原因    □ 为增加工作体验和阅历   □ 其他原因
 
 11.和同期参加工作的其他学校毕业的同事相比,您自认为您在工作岗位的表现
    ○ 胜过他们      ○ 基本相当    ○ 不如他们
 
 12.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岗位是否适应:○ 适应        ○ 不适应
 
 13.您对我校就业工作服务水平的满意度: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一般       ○ 非常不满意
 
 14.您觉得学校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力度:[多选题]
   □ 加强就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 多进行就业指导,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 多开展就业咨询活动
   □ 多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 多举办招聘活      □ 加强求职、择业技巧方面的教育    □ 其他___________
 
 15.您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多选题]
  □ 与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    □ 信息来源渠道不畅       □ 向社会上宣传、发布毕业生信息不够    
  □ 与用人单位沟通不够                     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比较薄弱    □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您对我校教学工作作出基本评价:15表示不合理——合理

 

 

附件二:
江西师范大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问卷
尊敬的       
    为了更好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工作,思想表现以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进行了这次毕业生质量调查活动,请您在百忙之中填写此问卷,您对以下问卷的回答,将使我们了解当代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我校毕业生质量,谢谢!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

用人单位(盖章)                               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1:我校毕业生在贵单位工作的人数有(    )
A:10人以上   B:5-9人    C:3-4人    D:1-2人
2:我校毕业生在贵单位是否有任中层以上职位的:(  )
A:有   B:没有    C:正准备任命    D:1-2人准备培养
3:您认为我校那几届毕业生相对而言比较好(         )
A:10届以前   B:10届    C:11届   D:12届  E:13届
4:贵单位愿意与我校建立比较长期的用人关系吗(    )
A:愿意B:不愿意    C:用人时再联系   D:无所谓
5:您认为我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用人需求的适应情况(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6:您认为我校的教学内容如何?(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7:您认为我校毕业生的业务素质如何?(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8:您认为我校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如何?(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9:您认为我校毕业生学科专业基础怎么样?(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10:您认为我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如何?(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11:您认为我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12:您认为我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如何?(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13:您对我校毕业生团队精神满意吗?(     )
A: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   D:较不满意  E:不满意
14:您认为我校毕业生社会责任感如何?(      )
A:强   B:较强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15:您对我校毕业生的学识范围满意吗?(     )
A: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   D:较不满意  E:不满意
16:您认为我校毕业生知识结构如何?(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17:您认为我校毕业生对学科沿革和发展动态的了解如何?(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18:您认为我校毕业生的科研能力怎样?(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19:您认为我校毕业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怎样?(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20:您认为我校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如何?(      )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21:您对我校毕业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满意吗?(      )
A: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   D:较不满意  E:不满意
22:您对我校毕业生的表达能力满意吗?(      )
A: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   D:较不满意  E:不满意
23:您对我校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满意吗?(      )
A: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   D:较不满意  E:不满意
24:您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满意吗?(      )
A: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   D:较不满意  E:不满意
25:结合贵单位的事迹,您认为我校在人才培养上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或需要去突破,哪方面需要继续发扬?
 
 
26:贵单位最需要具备哪些方面能力的人才?
 
 
27:贵单位希望在哪些方面与我校进行交流与合作?
 
 
28:请您对我校毕业生用一句话来评价。